close

多年來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是某大手機廠牌的標語,大部分的人都朗朗上口,算是一個成功的廣告訴求。這樣的訴求,根基在「人因工程」,他們追求的是科技(帶來的機器)、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與合理的結合,這樣適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點而設計出來的產品,目的乃是想要營造一個人性化的生活空間,並帶來安全、健康與舒適。

 

「科技與藝術」,這樣應該很快會連結上來。攝影上,從黑白走向彩色、銀鹽走上數位,都是有賴科技的日新月異、軟硬體的開發等等,才能讓創作順利走入每個當代。以前一張作品可以“洗“到多大有其限制,現在一張作品則可以無限大“輸出“,頗有「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意味。

 

最近觀看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無中生有:書法、符號、空間」展覽,則是科技帶入生活空間的最佳寫照。單就展題而言,就可以了解這個展覽主要表現的“事、物“,但展出的各種形態,皆因有“科技“的加持。這個展覽匯集書法家、建築師、詩人、導演等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針對書法、符號、空間之主觀觀念來定義與詮釋,在詮釋這樣意念的過程中,使用相當多的複合媒體、媒材;比如說,第一個展廳「書·無」即來自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團隊與Rainbow team的合作,以互動電子書的概念和感應投影、數位電視等裝置,重現書法撰寫過程的美感與古代空間,並藉由觀眾選擇不同的「數位鑰匙」,產生互動藝術。所以,科技也算是“行動藝術“的幫兇。

 

另一展廳「無題」,則因創作者建築師認為「書法不止於形相,符號不止於出沒、空間不止於量與住」。透過紙扇在日光燈管照射的空間中,尋找董陽孜題寫的草書。其他上有多個展廳,利用不同科技與空間交談的概念,表達各個創作者對該議題的探索,但其中心,還是有一定的思想,這個思想或有來自經典「莊子」、「易經八卦」、「道德經」,或有來自文人的精神,從歷史中擷取創作元素,而利用科技來完成。

 

因為科技,所以讓創作產生更多的激撞,但最終還是要歸於初發的概念,這樣一個展覽形式可以讓創作者掙脫既有的框架與分享不同領域的專業。同樣地,攝影創作者可以從日常生活的實例中去關心與體會、多關照日常生活中;如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總是企圖在平淡的生活中,捕捉耐人尋味的的意境。

 

聖經馬太福音一小章節說道: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裏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引借到攝影上,筆者認為「內心是什麼,就拍出什麼;攝影眼的主體發乃自內心,不要讓外界光眩的事物,而蒙蔽創作的本質」。科技結合藝術,固然可以帶來許多種可能性,但最重還是要仰賴創作的發源地:“內心“。「入道如牛毛,得道如牛角」,創作之路艱辛,只有一步一腳印的紮實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ka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