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atrice Delmotte中文名:戴百時
一位中年的法國人,
因為家族事業而來台從事與法國往來的貿易工作.........

在台灣三十年的時間,娶妻生子,台灣已經成為他的家鄉。
五十四歲收到第一台數位相機的生日禮物,五十六歲透過網路的聯繫,回法國和專業攝影師
Frederic Aubert研習三天一對一的燈光技術課程,從此遨遊於攝影的新世界。

「如果沒有數位相機」,Patrice說:「我不會成為攝影師」。而為什麼促使他進入這個領域呢?從小喜歡素描,但卻捨棄念藝術學校而進入了商業學校,年長了,遇到「攝影」這件事,覺得透過「數位相機」可以「作自己」,透過「攝影」可以「爆發自我」,Patrice說他喜歡透過影像與大眾溝通的過程,當觀賞者停留下來看著他的作品,他就很開心了。

中文展覽的名稱是「隨心造影」,感覺是由內外放,人像、人體透過燈光的變化,說出內心的聲音。而英文展覽名稱則是「Autumn Dream」,「秋天的夢」隱約的意涵是中年之後的夢想。的確,在整個訪談中,Patrice一直重複的是「I want to enjoy it!」就是這樣單純的想法,讓這創作一直持續下去。

在法國跟著專業攝影師的三天,他學習並瞭解了專業的燈光技巧,除此之外,他更從模特兒身上學到許多。一位專業的模特兒雖然可以擺出數百種的姿態,但卻對他說,請你來指導我。模特兒督促他溝通、指導,因為模特兒本身再厲害,也看不到自己顯現在鏡頭那方的模樣,所以,學習如何與被拍攝者溝通是很重要的。
Patrice
一張很棒的作品「沈思者的夫人」,就是模特兒在休息的時候拍下來的這則是懂得機會點的掌握。

Patrice本身偏好以黑白來呈現作品,因為在剔除顏色的光鮮亮麗後,他想多知道一點其他的可能性。他有著與大眾溝通的企圖、他想讓大家驚奇、他想讓心放出來。他喜歡法國的Man Ray跟布烈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作品,台灣的攝影家則喜歡柯錫杰與莊明景的作品,尤其是後者的大自然作品。 

這次作品包括四個系列,第一系列是「暗室中的微光」,以很精準構圖來解構身體。我以為所有作品都是在攝影棚內完成的,沒想到有些作品是在飯店中拍攝,僅留下住宿的客房窗戶縫隙的微光,就可以勾勒出體態線條。

第二系列是「悸動」,他希望觀賞者穿過影像,可以走到被攝者的內心世界,

而這是Patrice所營造的內心的世界,想像這些Model在想些什麼。

第三系列是「夢境」以彩色影像表現。有兩張作品是與老婆的油畫作品合成的,同樣喜好藝術的夫妻,呈現現代版夫唱婦隨。其他則是在巴里島拍攝,捕捉模特兒舞蹈的姿態,相機跟著行進,有點追蹤攝影的意味。

第四系列「色彩印象」,則是拍攝中國京劇的舞台表演,這是他非常喜歡的作品,從不同文化的角度來欣賞,透過攝影,一切可行。 

通常,Patrice在拍攝之前,都會用鉛筆打稿計畫拍攝內容,想起當初回法國找老師研習時,也是翻閱了無數攝影雜誌,找出自己喜歡的五種棚內作品,請老師指導。非常務實的學習方法,但也讓後續的創作得以更加精準。

學習的過程中,Patrice說,當你認為是興趣的時候,就不覺得累,而且持續攝影這條路,這是他退休後重大的計畫呢。從事攝影這項興趣,不是為了賺錢,因此,他可以走自己的路走得更加自由;攝影讓他覺得平靜、開心,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備註:「隨心造影」展覽所有收益將捐獻『勉仁愛滋病防治中心』資助愛滋兒童的照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ka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